EP.43【職人開箱】矽谷阿雅的溝通秘訣:打造成功團隊的必勝方法|矽谷阿雅

職涯分享 | 矽谷阿雅

矽谷阿雅目前是美國矽谷的創業家,創立了一家人工智慧男裝租賃平台 Taelor,過去矽谷阿雅曾在美國數家企業擔任要職,曾獲得 2018 年 Girls in Tech 40 Under 40,目前在台灣已出版過兩本暢銷書籍,而她的個人粉絲專頁更是擁有數萬名粉絲追蹤。這集 Podcast 很榮幸可以邀請到矽谷阿雅來分享她在職場的成功秘訣,讓我們聽聽她如何有效運用溝通力,在矽谷科技業中闖出一片天,並為各家企業打造出成功又優秀的團隊。


矽谷阿雅介紹

我是矽谷阿雅老師,現在是一位矽谷創業家,經營一個人工智慧的男裝租賃平台。在創業前,我累積了 15 年的工作經驗,主要在科技公司擔任產品經理、產品長,也有在行銷部門擔任過主管職。

最近期的一份工作是在美國 Facebook 創建臉書電商;再之前是在美國 eBay 擔任部門產品長,負責新興市場與新事業體的主要業務;更早之前是在麥當勞任職,幫它們在矽谷創建辦公室。如果現在半夜肚子餓想拿起手機點麥當勞外送,那就是當時我的作品。

除此之外,我還曾在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也是 Walmart 的競爭對手 —— Target 負責手機電商,幫它們創建矽谷辦公室。更早年時,我在職場當過數據分析師,本身是行銷背景出生,但過去十年來大都擔任產品長,而現在在循環時尚領域經營人工智慧男裝租賃平台。

結帳專屬折扣碼:cywl(限小寫英文),還可現折 300 元哦!

職場溝通的困難

比起專案管理或產品管理這些硬實力,在職場上最困難的莫過於管人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、向上管理或向下管理,只要與「人」有關的各種問題,是職場上時常要面對的,所以《開箱職涯路》整理了幾個大家在台灣職場上常遇到的問題,希望藉由阿雅老師的專業與經驗給予提點。

問題一:新手 PM 如何快速抓到老闆需求,有效執行專案?

前言

許多新手 PM 常抓不到老闆的需求,儘管有 Mentor 帶領, 但 Mentor 常不太理解新手會有的問題點,使得新手 PM 常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。因此希望阿雅老師給予新手 PM 建議做法,尤其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,新手 PM 要如何快速抓到老闆的重點,有效執行專案,並取得團隊的信任。

什麼角色該負責什麼工作

PM 分成兩種,一個是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,另一個是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。產品經理負責決定「What」,即「要做什麼東西」;工程團隊負責「How」,就是「要如何把東西做出來」;專案經理,或是 Scrum Master 敏捷導師,則決定「When」,即「何時把東西做好」。

PM(產品經理)一定會希望做對的東西,而工程師要把東西做得好,敏捷老師(或專案經理)則希望東西能夠做得快,因此問題最終要回歸到:什麼角色該負責什麼工作?

產品經理 | 解決用戶痛點

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事,就是解決用戶的痛點。

你所想到很厲害的產品,其實都在解決一件很簡單的事情。例如:Airbnb 是把世界的旅人與特別的民宿連接起來;Google 是在收集世界上的所有資訊;Instagram、Facebook、Meta 是幫助世界各國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的連結;美國 Coursera 或台灣 HiSKIO 這些課程平台,是提供高品質課程給線上的人。

很多時候,好的產品就是在解決一個問題,因此身為 PM,必須先搞清楚自己的產品要解決什麼問題?雖然這問題很廣,但這會影響你最終做出什麼樣的產品。

例如,Google 與 Facebook、Instagram,它們都有經營電商,公司也都有足夠的資源做電商,可是 Google 所解決的痛點是整理全球各地的眾多資訊,所以你會看到它的電商所呈現的方式,是排列出它的產品與價錢;而 Instagram 做電商則是有網紅直播、社群;Facebook 做電商是有社團,幫助大家有更好的連結。

綜合以上,身為 PM 你必須先了解你所負責的產品,到底在解決什麼痛點。解決完痛點後,你得產出你的產品策略。所以,不管你的 Mentor 是誰,如果你知道產品經理該做什麼,你就不怕他帶錯方向。

產品經理 | 產出產品策略

策略就是要達成目標的那一條路

例如:減肥可以選擇少吃或多運動這兩個策略,它們都可以達成目的,但哪一個是最適合自己的?又例如:Apple iOS 和 Android 兩個系統都是很棒的產品,但它們的策略卻完全不一樣,一個很直覺操作,另一個功能很多且有 Open Source 能讓大家參與。

還有,比如有一個水果攤,老闆認為西瓜應該放在攤位外面,因為西瓜的重量比較重,放在外面比較不易被偷,這個策略是為了增加營收與減少偷竊;而工讀生認為西瓜應該要放在冰箱旁邊,因為水果攤還有販售西瓜汁,西瓜放在冰箱旁邊,西瓜汁會賣得比較好。

工讀生的策略也是為了增加營收與利潤,雖然他與老闆兩人的目的是一樣的,但他們所運用的策略是不相同的,所以 PM 在這一步就是要找出策略。

再舉例說明,我過去在 Target 任職時,我們的店好逛到原本你只是想買個牛奶就離開,結果忍不住逛了半個小時,甚至購物車裡有 25 項東西,所以當時我們希望把 App 上的東西都放到店內,當你走進店裡就可以看到 Instagram 或 YouTube 上別人分享的東西。因此我們最終的策略就是做「啟發」,我們的產品雖然沒有比別人好,但「啟發」這件事會讓你覺得,即使只是逛實體店面,也能像在逛雜誌般受到啟發。

產品經理 | 擬定產品藍圖

有了策略後就需要有個地圖指引走去那裡,這時需要有個藍圖。

藍圖有點類似玩電玩時打怪,你不可能直接從第三關開始,通常第一關完成後會解鎖一個寶物,有了這寶物後就可以再去玩第二關。

同理,藍圖也是一樣的概念,你要思考第一階段該完成什麼,才可以去解鎖第二階段。例如:我們第一階段做了 Instagram 購物,完成後有許多網紅加入並販售東西,我們就可以拿這個成果再來賣二手商品,一開始只先販售全新商品,後面就可以販售二手商品了。

因此我們完成第一關,是為了解鎖第二關,這就是藍圖的概念。

產品經理 | Ticket

當你有了痛點、策略、藍圖,接下來就有 Ticket 了。

把每一個衝刺的東西做出來後,每兩三個禮拜就給工程師或設計師一些產品所要求的清單 Ticket。例如,身為一個電商的使用者,我希望忘記密碼時,按下某一個鍵會有人提醒我密碼是什麼,這樣就可以成功進入我的帳號。換句話說,Ticket 上會有用戶故事、要給工程師與設計師的需求。

所以如果你是新手產品經理,就算你聽不懂 Mentor 講什麼,你要知道產品經理的工作就是做這四件事:是否解決痛點?有沒有策略?有沒有藍圖?有沒有 Ticket?

Ticket 是否清楚?你要提供用戶什麼樣的用戶故事、用戶體驗?你有沒有清楚的 Acceptance Criteria(驗收標準)?做完 Ticket 的人可以自己檢查,若有達成以上幾項就對了。

專案經理

專案經理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要確保團隊的東西能夠如期、在預算內完成。專案經理要了解每一個衝刺前,大家是否準備好?有沒有做好 Grooming 和 Planning?有沒有清楚討論出接下來兩個禮拜大家的工作任務?

Grooming 就像你去買排骨飯,是否先問清楚排骨是炸的或滷的?是否要加辣?排骨是雞排還是豬排?而 Planning 就是你是否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錢?如果手上只有 100 元,一個雞排要 50 元,但沒事先問清楚就說要買十個雞排,100 元要如何買十個雞排?

所以,如果開始這衝刺前,沒有問清楚有幾個工程師請假就直接答應接這個案子,全部共五樣東西要完成,實際上你根本沒有算清楚自己手上有多少資源,就像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就說要買五個雞排,老闆只好叫你留下來洗碗,也因此你的專案當然會做不出來或 delay 了。

所以新手 PM 抓不到重點沒關係,可以自己先把確定份內的工作都做清楚,然後再來問老闆這是我們要的嗎?每做一步就問一下,每個禮拜問個兩次,就會慢慢抓到方向了。

問題二:遇到擺爛的團隊成員,建議做法?

前言

PM 常常會遇到團隊成員無法及時給予反饋, 甚至有些成員會雙手一攤不予理會或是直接擺爛。若遇到這種頑固的團隊成員,有什麼樣的建議做法。

善用團隊的力量

在團隊每一個 Sprint 衝刺時,產品經理會決定要做什麼,而團隊成員有業務、設計師、數據分析師、工程師⋯等等,這些人的工作就是把你所要求的東西變成 Done Increment,也就是已經完成且比原本更多的 Done Increment。

很重要的是,你可以讓這個東西變得透明化。譬如說,這個衝刺我們總共要做 10 張 Tickets,每人分配兩張,而每個 Ticket 還有區分大小與分別的點數,大家可以只拿一張大的或是拿兩張小的,然後每次衝刺結束時計算每人分別達幾分。如果你一直擺爛只得 0~1 分,當全部人攤開來看時,即使你不講,大家也會知道誰是豬隊友。

你可以找老闆一起來開會,當老闆的面詢問對方沒有達到 Ticket 的原因,我們不是故意要惡搞他,就是要給他壓力,並有禮貌地詢問對方遇到什麼困難?有什麼可以幫助他的?其實就是想讓大家知道,他就是豬隊友。

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團隊的力量,讓他覺得不好意思,也讓其他人知道,原來他是做不到的。

留意是否有 Dependency

另個很重要的是,確認對方做不到的原因是否為有 Dependency。例如:我們後台 API 還沒好,而你要維持串接,但後台就還沒好,讓你卡在那邊。

因此必須在 Grooming 梳理清單會議時講清楚,才不會發現對方沒辦法完成的原因是因為卡在別人那邊,這樣就浪費了他的時間,而這一個衝刺他就可能坐板凳。

讀者專屬折扣碼:cywl(限小寫英文),可現折 300 元

問題三:會議時間攏長,如何有效進行會議,提升效率?

前言

大公司的會議常常很攏長,甚至有些人會帶著電腦進會議室做自己的工作,若希望 PM 在主持會議時,能夠有效進行會議,提升會議的效率,請問建議的做法。

安排好會議 Agenda

不管你的會議有多少人,會議開始的時候一定人很多,結束的時候一定人很少,因為一個會議其實不需要全部的人,可能一開始會需要全部的人或特定的某些人,可是當會議討論完某些議題後,其實有些人就沒他們的事了。

因此 PM 可以在一開始就先排好會議 Agenda,也可以主動告知今天會議要討論哪些事項,有哪些事項跟全部的人最有相關,那就先討論。討論完後沒事的人可以先行離開。

我通常會在會議一開始就先問:「今天哪個事項,誰被需要的時間最短?」時間最短的人,我們就先講他的事情,因為這件事情講完,他就可以先離開會議了;如果發現有團隊成員已經在發愣了,我就會問他:「請問你是在等什麼?你現在還有需要在會議上嗎?」或是會議上有誰需要他,沒有話就請他先離開會議。

重視每個人的時間

我們團隊會鼓勵大家,每個人都該主動問:「你有需要我嗎?」若沒有需要的話,我就可以去做別的事,這樣才會真的幫到大家,否則一個禮拜時間就這麼少。

因為自己的時間就是工作,應該要創造自己的價值。公司付你這麼多錢,目的是讓你在一個禮拜 40~50 個小時裡創造最多的價值,所以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時間,你的時間是最寶貴的,沒有人比你在意你的時間

再來很重要的是,如果會議變得很攏長,是因為有兩個人因為一個小事吵很久,而其他人跟這件事沒有相關,就一定要講這句:”Why don’t you guys take it offline?” 要不你們兩位等一下會後再講這件事,或是這件事真的很重要,但並不是這個會議的議程,我們可以另外開一個會討論這件事情。

若有兩邊的成員講了太久了,可以主動提出 Time check,確認還有多少事情要講,或是先到此為止,之後再來討論這件事。

重要的事先談

會議一定要從最重要的事情先講起,通常會議會討論不完,但如果沒有先從最重要的事情討論起,往往講到後面就不重要了。

如果有人只是要報告一件事,可以請他錄起來或寄 Email,其他人可以自己看或自己聽,甚至可以發佈在群組裡,若下次開會有人搞不清楚狀況,那是他自己的事。但如果是要討論的事情,才拿出來優先在會議上提出來。

問題四:老闆們意見不合時,如何有效溝通?

前言

很常遇到跨部門主管們意見不同, 通常 PM 會先私下找這些老闆個別討論,只要老闆們願意一起坐下來開會達成共識就沒問題。偏偏他們王不見王,不願一起出席會議,也會想辦法找理由推託,或找沒有決定權的代理人出席會議。通常遇到這樣的老闆,會大大增加溝通成本。希望能有這種狀況的建議做法。

事前說明清楚

我覺得要事先講清楚,我們這次開會是要決定這件事,如果主管派來的人沒有決定權,那這會議就不開了;又或者會議一開始就問清楚,如果你沒辦法做決定,就以開會的決定為主。

我們一起來討論,也就是說這個人強迫要做決定囉!他們王不見王,那就攤開來講,到底要不要做決定,不做決定的話,這個專案要等到做完決定之後,三天之後才會開始,那隨便你們要不要做決定,但是我可以告訴你,我不會做任何行動直到你做決定為止,然後這個案子就是得搞三十天,所以你要等也沒關係,那我就是要這個就要延後。

那也就是說,可能會影響的產品上限會時間要改,然後這個行銷的排程,原本排了資源要重新調整,然後這些是如果大家覺得沒有問題,因為我們就是還沒有沒辦法做決定,那也沒關係,只是大家要清楚的知道,這個是我們的代價,大家可以嗎,所以我覺得事先就講清楚說明。

把email出來大家都看得見,就是這個會議得做這個決定,如果在這之前你沒有提供意見的話,我們決定做方案B,就講你用這個delight來做決定,或是在那之前請你告訴我說,我們還不要做決定,那沒關係,那我先等你想好,決定要做決定的時候你再來找我,當然這些事情可以公開的讓大家知道,然後或是當然如果你覺得這樣子太嗆了,那你可以私下來跟對方說,我跟妳講,如果我們就是這個情況是這樣,因為我們部門必須,就是有這樣的流程要跑,那如果你們沒有想要來開會的話,沒辦法做決定的話,那你們想好了之後再email我,那這個是我們部門,最終的over決定怎麼做,那我覺得另外你可以幫助他嘛,或許他沒辦法做決定是因為什麼

給予商業論證

比如說,你覺得要不要做這個案子,可是你沒有說出這案子,投資報酬率怎麼樣啊,或許對方比較是重視,投資報酬率的人,那你有沒有給他做一個 business case,一個商業論證,好 我叫你投資100萬,可是那這100萬,我們預計可以賺多少錢,比如說那我算過最少可以賺,這個80萬,最多可以賺1000萬,這個是我們做過的,那我們是根據這個,去年的銷售數字來做的預測,還是說,對方真的很在意,我們有沒有符合策略,因為對方的負責的單位,是希望我們從社群媒體,要轉化成元宇宙,所以,如果你不是元宇宙的東西我都不在意,那所以對方在意的是元宇宙,好那我有沒有這個案子可以幫助你的元宇宙,還是說對方最近就是沒有工程師,所以其他資源可能有,但是工程師就是沒有,所以這個案子我們一直沒辦法決定,因為我們就是工程師就很緊,OK 好不好,那我告訴你你不用請工程師,那我的部門來提供工程師,可是請你提供業務的資源這樣子好嗎,所以我覺得除了你逼迫他以外,你也可以自己站在他的角度想去敲,敲策及一下,對方為什麼還不來做決定,因為我是在意什麼事情,你還沒有告訴我這件事情。

應用從眾效應

另外最後,有幾個一些心理學上的理論,大家或許可以做參考,比如說,大家可能有這個花車效應,就是你看我們競爭對手都做了,要不要一起來做呢,大家都做了,還有或者比如說,可能有這個效應就是,我在 HiSKIO 的課程,跨部門溝通課有提過,就是這個包包100塊,不確定要不要買,這個包包你,不然你第二個包包也不錯,這個包包看起來超級爛,可是要800塊,頓時覺得第一個包包超好的,然後原來一比較一下,覺得超級好,還是說有沒有就是,能不能動之以情呢,比如說,我知道你超討厭那個競爭對手,現在他們做了,我們如果不做這件事情,我們就可以把他打掉,你看就會給他們一擊,多好是不是,你是不是之前一直想報復他們,他們之前攻擊我們很糟糕什麼的,就是你要知道他對方到底在意什麼,那你就可以用這個,一些心理策略,還有一些你的數字等等來影響他們了

問題五:外部廠商效率不佳,如何提升溝通效率?

前言

除了公司內部會有豬隊友,有時與公司外部合作供應商往來,也會遇到沒辦法準時提供資料的廠商,就算已經合作一段時間,也提供 checklist 給廠商,他們還是無法積極回覆,然而,更換廠商不是底層員工能夠決定,所以還是抵想辦法教育廠商,提升工作效率。

訂立目標 OKR

我覺得很重要就是一開始先訂立目標,就是我們廠商進來做這東西,那比如說我們花了多少錢,如果可以知道花多少錢請廠商,當然是最好,比如說我們花了這100萬請廠商,然後我們目的是希望能夠做這個功能,所以因此我們建議會賺回來200萬。

為了要做這功能的話,總共有這幾件事情要做,我們就需要做好這幾個功能,我們必須要創造多少個流量,然後接下來有多少的轉換,就是很清楚的就是先把OKR拉出來,objective跟key result,有了目的,然後我的key result是什麼。

我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把在做社群媒體貼文上面,能夠更有效率一次可以貼好多個,而且不用設計師的時間,因此key result就是我們需要做一些,設計模板之後,我們以後會降低做圖的時間,從原本的10分鐘可以減少到5分鐘,你就把這些全部都先拉出來,那每個禮拜就是跟著廠商對追蹤表,就是做到了嗎?沒有的話就貼紅字。

每個禮拜把追蹤表貼出來,大家一起看,就是不是我說你爛,你就是很爛。

建議其他廠商給主管

同時是不是更換廠商,雖然不是小螺絲巾可以決定,但是確實是小螺斯丁可以建議的,所以如果你覺得他們做得很爛,有沒有更好的方式,你可以主動的去想想,有沒有 AI 的軟體,有沒有另外其他的廠商,還是有沒有什麼 intern,還是我可以自己做什麼,我覺得都可以嘗試。

我覺得最好的方式,是你有小小的測試,比如說這個東西,做圖這家廠商就搞好久,後來所以我就決定用 AI 軟體做了,我用了一個免費試用,我自己試用了一下,我覺得很好,那老闆你看,你覺得我們要不換成這個好嗎,有時候老闆他也不知道,就是所以你可以先做一個小測試,或者是說我把過去這個,先拿給另外這家廠商,問他說要不你試做看看,然後我們先不要收錢,你給我看一下結果,就是試試看。

結果試了之後,老闆你看我覺得還不錯,要不我們這一個小案子,包給他們來試試看,如果好的話,我們就可以把大廠商一起換掉了,你覺得這樣好嗎?所以雖然不是你可以決定,但你大大的可以影響囉!

矽谷阿雅的團隊溝通課

用有效對話解決 99% 的工作挑戰

矽谷阿雅在 HiSKIO 所開設的這門團隊溝通課,適合:

  • 想要和跨部門、跨國團隊順利溝通的你
  • 想要掌握溝通原則和技巧,讓事情事半功倍的你
  • 面對很難搞的豬隊友,想要和他們有效溝通的你
  • 提案過不了、資源要不到,感到很困擾的你
  • 開會總是沒效率、大家沒共識,想解決這些問題的你
  • 總是和團隊在需求、品質、時程中拉扯,想要找到平衡的你
  • 想要優化團隊溝通與協作,建立正向循環的你

如果你一直為「職場溝通」或「團隊合作」這些事花上許多時間,逐漸感到心力憔悴,阿雅老師的這堂課會用她過去 15 年來的職場經驗,教你如何有效與團隊合作,解決溝通上大大小小的問題,讓你工作起來事半功倍。

目前課程募資中,早鳥預購只要 45 折起,且 HiSKIO 特別回饋給我們的聽眾讀者們專屬折扣碼:cywl(限小寫英文),結帳輸入即可現折 300 元。數量有限,兌換完為止,直接點選下方連結了解詳細課程內容。


如果你喜歡我的節目,麻煩你幫我到 Apple Podcast 訂閱我的頻道,並幫我評價和留言,這是對我持續創作與分享很重要的鼓勵,也希望我的節目對你的職涯路有所幫助。有任何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或來信給予指教,如果你有想聽哪個行業的人物訪談,也歡迎告訴我。謝謝你的閱讀🌹

收聽《開箱職涯路》👉🏻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

閱讀更多職人開箱文

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